微官网

营销品种

菩提道次第小组

第二部分•道前基础┃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讲授连载(28)
发布时间:2016-09-30 17:13   来源:菩提道次第小组

发布时间:2016-09-30 17:13

来源:菩提道次第小组

今勤瑜伽多寡闻,广闻不善于修要;

观视佛语多片眼,复乏理辩教义力。

故离智者欢喜道,圆满教要胜教授;

见已释此大车道,故我心意徧勇喜。

这里说到了修学及诠释教法的种种过患,宗喀巴大师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以及教法,以殊胜的意乐欢喜地来为我们著作这部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。这两句偈颂文,是著作前的一种承诺。


在整个南瞻部洲,真正能够有善根、有善因缘遇到佛法的人是少之又少;而在这些值遇佛法的善根者里面,想要真正学习教法的善根者是更少;纵使学了,而且正努力在修行,可是因为寡闻的缘故,修行提不起心力,一直会有一种卡住的感觉,障碍他无法增上获得成就,所以寡闻是一种过失。比如我们很多人虽反复去念诵“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”,但对为什么皈依,佛陀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功德等,因为没有听闻的缘故,所以就不了解。对于皈依偈颂文里面真正的内涵无法体会,那么纵使我们再怎样努力精进,成长的空间是非常小的。所以为了能够让自己真正了解到自己应修什么、在什么样的情况修什么,我们不只是要努力精进去学习修行,更重要的是要多闻啊。修,可以分止修和观修两者。止修虽然重要,但是观修更为重要。因为没有了观察、学习的话,何来的止修?观修之前,必须要听闻观的内容,知道佛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功德,为什么要皈依佛法僧,佛陀的性质、作用是什么,成办佛陀的圆满因是什么等等,我们对皈依的内涵了解得越多,皈依的时候生起的信心才会越强烈。所以在修法之前,我们必须要多听闻、多思惟才是。

有些人觉得,我们只要好好修行就好了,听这么多干麻?只会扰乱心意。而且好象听得越多,就会变成滋生我慢的一个因缘,因为听多了,口才变得更好了,就拿来跟别人辩论或者是炫耀自己多懂。一些“勤瑜伽”者,想要修行,但是却因为有这种邪见,所以刻意地阻挡多闻的机会。这样也是不对的,远离了智者的欢喜道。


另外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“广闻不善于修要”。有些人听了很多、学了很多,但纵使是学了五部大论而且也辩才无碍了,可是所听、所学的内容没有拿到日常生活当中去修行,没有真正地去实践。经典里面有说到“对治力从小开始,所断境由大开始”,就是说我们生起某一个所断的对治力的时候,是从非常基础的情况慢慢地开始增上长大的,所以不可能没有经过修学,只是光靠听闻的力量就能让自己生起很大的对治力,这是不可能的。所以所听闻的内容,一定要反复地去串习它,一次再一次地去习惯它,用这个办法使对治力的力量增长,让它强大。一直听闻,但却完全忽略了闻义的内容,不去实践的话,也是不行的。那样的话,所学的内容只是像学一般的知识一样,也远离了诸佛的欢喜道。

还有一种情况,“观视佛语多片眼”。不一定不精进,他也是很精进的,也不是不听闻,他也是听闻的,可是他是选择性地听闻,自己平常习惯哪一个教法或者法门,就只看这一个部分的内容,并没有无央地去学习了解整个教法,这也是远离智者欢喜道的。所谓的“片眼”,就是以偏倚的角度去诠释佛陀的教法。其实我们去学习每部经典的时候,不只是要了解前后的内容,还要配合着其他的内容整个地去做了解,这样才有办法对整个教法而不是只对单一的教法有认知。有时候我们太注重单一的法门、单一的教法的时候,很有可能会让自己忽略了整个教法的重要性,这是很危险的。所以“观视佛语多片眼”,这是大多数的人都会有的一个过失。再加上“复乏理辩教义力”,就是每部经典不只是有它词面上的一个内涵,它还更有深奥的意趣。也就是著作者在写这部经典的时候,他可能会因为当下众生根器的因缘,字面上是这么说,但实际上他要表达的内容又是另一层,这也须去了解。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整个经典,而且要加上足够的智慧去辨别,才有办法知道。我们不能断章取义,就是只看过一句话或者只一篇文章或一品而已,应该要整体去看,配合前后去看,这样才不会误解佛经所要诠释的内涵。

能够避免这种种离开诸佛菩萨欢喜道过患的圆满教法的心要,这么殊胜的教授是透过诸传承上师让我看到的,所以我今天决定要在这里作这个大乘道次第的解释。因为这部论典将会利益很多的众生,“故我心意徧勇喜”,所以我非常欢喜地来作这部论典。

菩提道次第小组的二维码

菩提道次第小组

扫描关注公众号

广州罕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  |  粤ICP备14051569号  |  罕瑞科技©版权所有

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旭景西街东灏商业大厦210室

服务热线:020-32207241 意见反馈:020-82011841 邮箱:service@hanraise.com

加企业微信
加企业微信
关注微官网
关注微官网